回族的标记
在现实生活中,回族人深刻地体验到人数少、分散居住和历史形成的孤独感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,于是便想方设法地表明自己的存在与发展,其中“都阿” (俗称睹洼宜)、“汤瓶牌”与“蓝幌子”就是鲜明的标记。在大街小巷行走,经常会看到回族副食店、或饭店,或某个家庭的站楣上悬挂着一块蓝色或红色的长方形匾额,上面写有弯弯曲曲的阿拉伯文或古波斯文,这就是回族的标记,叫做“都阿”。“都阿”是阿拉伯文的音译,意为“祈祷”。“都阿”上面的文字内容多为古老的宗教语言,如“主哇,您是安宁的,安宁归结于您”、“主哇,把安宁(或恩典、吉祥、幸福)下降到这个家庭吧!”现在的“都阿”的文字内容却不是千篇一律的,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,如“台湾回归祖国”、“祖国万岁”等;有的回民家庭室内悬挂的“都阿”,上面还有不少成语或名言,如“至诚所感,金石为开”,“心之所感,乃其所求”;回族商店或副食店的“都阿”,大多数写着“这里出售的物品都是清真的”,“这里的点心是伊斯俩目的”,“这里出售牛羊肉”,明确告诉顾客:“这里的牛羊肉是以真主的名义,经过阿訇宰杀的”。回族人多把“都阿”写在纸上,逢年过节或婚嫁等喜庆日子来临之际,张贴在房舍内外高处,以示庆贺。为了使异乡的回族同胞易于发现自己,就把“都阿”悬挂门首。因纸质的“都阿”易于脱落、褪色,便开始使用木质、铁质、搪瓷质、珐琅质“都阿”,使其耐久常存。而在色泽方面,既有鲜明耀眼的红色,也有阿拉伯沙漠中象征植物生命的绿色,还有象征纯洁的白色。
在回族人销售食品的流动车上或摊床上,除了能看到“都阿”外,还能见到一块写有“清真”或“西域回回”,或“清真食品”的木(铁、铝)牌,这个牌叫 “汤瓶牌”。最初的“汤瓶牌”上画有“汤瓶壸”图案,上写阿拉伯文或汉字,而现在的“汤瓶牌”却不见汤瓶只剩牌了。但因习惯,回族人仍把它叫做“汤瓶牌”。至于某饭店或小吃部前挂着“蓝幌”,那无疑是回民饭店了。